当前位置:首页  >  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媒体聚焦

【学习强国】南泥湾的“绿色革命”

发布日期:2019-12-13    作者:    来源:    点击量:18516   分享到:

夏日的南泥湾,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站在巍巍宝塔山上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环绕、绿水依傍。昔日里,那些写满苍凉和悲怆的黄色沟壑与峁梁,都已铺上了郁郁葱葱的绿色屏障。

这绿色屏障,正是陕西省延安市10年来开展全域性土地综合整治,在黄土高原上进行治沟造地生态保护工程结出的丰硕果实,它不仅为当地生态农业提供了优质的土地基础,把千沟万壑变成稳产高产良田,更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绿色福利”。


陕北高原上的土地“保卫战”


古语有云:万物皆生土。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

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延安,土地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区内沟谷纵横、沟多地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制约着当地农业和经济的发展。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在贫瘠的黄土高原上走出一条农业产业与生态环境交相辉映的绿色之路,是延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事实上,众多的沟道既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又潜藏着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陕北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蕴含着增加耕地数量和粮食产量的巨大潜力。

持续20多年的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让延安变得群山碧绿、水流清澈。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延安的植被覆盖率达到81.3%,相比2000年时提高了35.3%。20年来,延安干部群众面对生态环境整体脆弱这一发展的制约因素,大力退耕还林、绿化荒山,共完成退耕还林1077.46万亩,延安大地经历了由黄到绿生态恢复的艰辛历程,昔日黄土高原上的荒山秃岭已成历史。

但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退耕还林生态工程虽然改善了生态环境,让山上的动植物多了、风沙少了,遇到暴雨泥土不会冲下山,洪水也不会冲出沟。可对于农民来说,能耕种的土地少了,生活水平和收入就难以提高。怎么办?

陕北不缺地,缺的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尤其是沟道里的平坦坝地。面对耕地的减少,为了保证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延安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针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特殊地貌,提出了治沟造地这一把荒沟闲置土地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为一体的沟道治理新模式。

据介绍,治沟造地是根据地理地貌特点,利用现代工程手段,集农田、渠坝、削坡、修路、造林为一体,解决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土地整治新模式,是延安人民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继退耕还林之后,发展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的又一创新之举。

2009年,子长县率先在西山沟开始沟道造地试点,收效显著。2011年,陕西省政府将子长县、延川县和宝塔区确定为全省治沟造地试点县区,并将经验推广到延安市的其余区县。随后,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将延安市治沟造地列入全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涉及延安13个县区197个子项目,建设规模50.67万亩,总投资48.32亿元。

2011年1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治沟造地是延安市的一项新举措,对于在黄土高原地区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实践证明,治沟造地工程的实施,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通过平整土地、扩大田块规模、全面改善排灌系统、修整田间道路、改良盐碱化提升地力等措施,不仅新增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土地质量等级,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运作,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同时还巩固了退耕还林的成果,进一步减少了当地的水土流失,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山地大规模退耕还林后,农业生产与耕地大都转向沟道。通过沟道造地,既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又促进了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延安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治沟造地办公室主任刘霄飞说,“山上退耕还林,山下治沟造地。这两项工程从空间布局与功能上,共同筑起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安全、农田保护、农民增收的新平台。”


“烂泥弯”重现“陕北好江南”


“轰隆隆……轰隆隆……”机械的轰鸣声在南泥湾的田野上响起。

耕种时节,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南泥湾镇一片繁忙景象,一台台农业器械正在广阔的稻田上耕作。不仅农耕忙,红色风景区内也同样生机勃勃,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在稻田间驻足,回顾革命历史,重温当年“陕北好江南”的旖旎风光。

“土地整治前,这块地我用来种玉米,地难耕种,收成不好还费人力,一年下来没多少收成,家里生活全靠外出打工维持。”回想起以前的光景,南泥湾镇九龙泉村村民张改青确实面有难色,“但进行土地整治后,农业种植全部都可以机械自动化了,亩产也大幅度提高了。再加上土地整治后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南泥湾的景色变美了,来参观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在景区摆摊卖些南泥湾小米、纪念品等,现在每月收入能达到3000元,家里经济富裕了,生活越来越好了。”

谁能想到,眼前这景色如画,游人如织的南泥湾,几年前还是荒芜贫瘠、杂草丛生的“烂泥湾”。

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1941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广大官兵用3年多时间把“烂泥湾”变成了“米粮川”和“好江南”,唱遍了大江南北的《南泥湾》正是描绘这个时期的南泥湾。

随着时间的流逝,南泥湾“陕北好江南”的光景早已不在。南泥湾镇九龙泉村村干部刘利说:“整治前,种地都靠人耕牛拉,下一场暴雨刮一层泥,发一场山水褪一层皮,忙活一整年,没有啥收成,只好外出打工养家糊口,村里的水田基本都荒废了。”

由于南泥湾地形特殊,地下水位偏高,再加上雨涝之后排水不畅,使得原有的稻田变成了很深的湿洼地,再加上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粗放,导致南泥湾又恢复成了“烂泥湾”,种植面积一度不足500亩,亩产只有200~300公斤。

为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福惠民生,让“烂泥湾”重现当年“陕北好江南”的风貌,原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和延安市政府决定,先期对南泥湾土地进行大规模综合整治,总建设规模为8800余亩,包括阳湾沟、九龙泉沟两个子项目。而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重点实验室则为治沟造地带来了“科技动能”。

“南泥湾地区除了土层厚度差别大以外,最大的整治难点还在于解决‘水多’的问题。”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重点实验室主任韩霁昌介绍说,“由于地质条件特殊,地下水位过高,南泥湾存在大量无法耕种的盐碱地和下湿地。如何‘排’和‘灌’,是整治中最关键的问题。”

在解决关键难点“水多”的问题上,科研团队在传统排水的基础上,对土壤持水和土壤壤中流进行反复研究,最终形成了一套截沟治水的方法:在田块落差较大处开挖截水沟,截断上游与山涧来水,同时,控制截水沟水位,调节地下水。截水沟做到了“旱时蓄,涝时排”,解决了沟道下湿地无法耕种的难题。

截水沟建好后,科研人员又将截水沟、排洪沟与灌溉系统相连,形成高效灌溉排水系统。据科研人员王欢元介绍,旱时将主干渠的水引入截水沟,涝时又能将多余的水通过截水沟引入主干渠抽走,这样将‘拦、蓄、排’三者相结合,科学布设拦水坝、蓄水池、灌排设施,沟渠相连,解决了水源和灌溉排水问题。

“土地厚度差,也就是能生长植物的实际土层厚度。在南泥湾地区,不同区域的土地,其实际土层厚度相差很大。”科研人员陈田庆说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团队使用了土地工程普探技术,通过技术探测出不同区域土层的厚度,将土层厚度相近的田块划分到一起。同时,利用机械作业提升这些土层厚度相近田块的平整度。通过科学的手段,田块土层厚度达到了统一,提升了机械化耕作水平,大大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

为恢复南泥湾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当地通过合理规划,使得土地整治区内的河流、库塘与稻田里的水进行互补,形成良性的水生态循环。同时,在每条灌排一体渠上铺设了盖板,这些盖板一方面便于田块间生物的通行,丰富农田的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便于行人游客深入田块间,提升了生态旅游品质。

据了解,南泥湾项目区实施土地体有机重构、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主要工程措施后,当地同时对项目区种植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项目区以水稻和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通过土体有机重构有效改良田块蓄水保墒能力,有效降低了土壤侵蚀模数,同时种植农田防护林网1.7万余株,提高项目区的农田林网覆盖率,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南泥湾项目区的土地综合整治,在提高耕地质量,农作物产量的基础上,同步改善当地的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逐步建立起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实现了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刘霄飞说道。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的南泥湾,土地集中连片、配套齐全、稳产高产、生态高效,适宜观光。水田由原来的30多亩低标准改增为1500亩高标准,适宜观光其他地类改为高标准水浇地,共恢复弃耕土地超过4000亩。并以“集中连片、配套齐全,稳产高产、持续高效”的设计理念,在注意生态保护的同时,结合南泥湾红色旅游特色,融入现代元素,通过系统的创新技术和工程措施的应用,使该工程成为生态民生工程、整治示范工程和治沟造地的样板工程,恢复了南泥湾核心区域的稻田,打造出具有现代化设施的景观农业。

业内专家指出,南泥湾治沟造地项目,运用土地工程手段,创新土地利用模式,坚持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结合,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积极探索破解西北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瓶颈、实现了造地增粮与生态建设相互促进。

治沟保生态,造地惠民生。南泥湾的治沟造地,被视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发展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的创新之举,实现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三丰收。


科技推动下的“绿色革命”


延安南泥湾治沟造地项目,实现黄土高原区生态恢复与耕地保护的双赢,南泥湾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说明了在土地综合整治中,运用土地工程科技是核心关键。

在南泥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当地政府和相关科研单位始终在研究和探索适合黄土高原区土地综合整治的核心技术。科研团队反复对土壤持水和土壤壤中流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后,首次提出了“壤中流无动力调节灌溉”这一概念,并运用“沟道壤中流无动力调节灌溉的综合调控技术”,解决了地下水位过高、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沟道农田与边坡隐患增多、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

据了解,壤中流综合调控技术不仅实现了水资源的调控与利用,更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了涝疏旱灌,有效防治了旱涝以及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实现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多年实践证明,南泥湾治沟造地的成功经验,为在延安其他地区实施治沟造地的土地工程科研人员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在富县张家湾镇埝沟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区,挂在山顶“治沟造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红字的标语在绿色树木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弯曲的沟道被治理为一块块平展的良田,播种不久的农作物长势喜人,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尽头。

据项目实施技术员赵华鹏介绍,张家湾镇埝沟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为5712亩,该项目不仅为当地新增了高质量的耕地,更是通过灌溉与排水工程,在项目区内恢复和建设水田344亩。在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建设实施工程中,当地借鉴运用了南泥湾项目中的沟道壤中流无动力调节灌溉的综合调控技术,实现了地表水、壤中流、地下水的协调利用,提高了项目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为水稻稳产高产提供了有力的生态保障。

延安市甘泉县美水泉街道办袁家沟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区分为洛家沟片、大庄河片、雷家沟片、王庄沟片和施家沟片五个片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当地通过运用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对项目区进行土体的构建,运用普探技术对土层厚度相近的田块进行划分,将土层厚度相近的田块划分到一起,并利用机械作业提升这些土层厚度相近田块的平整度,使田块土层厚度达到了统一。

在甘泉县,土地整治不仅让当地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更让农民有了多元化种植的渠道。一座座新建的大棚形成了新的风景线,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都回村重新务起了农。在大棚种植西瓜、草莓、桃树等经济农作物,县里不仅给修建大棚的补贴,更是提供农产品收购和销售的帮助信息和渠道,让农民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

在甘泉县石门镇高家河村,村支书张志万正站在田头和年轻人一起用手机拍摄田间正在实施的机械化种植。他介绍说,农民要实现小康梦想,土地是基础。近些年来,村里最受欢迎的工程项目就是治沟造地。退耕还林以后,他们村的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甘泉县实施治沟造地以后,光他们村新增耕地1000多亩,不仅低产量的地变成了高产田,并且实现了农业种植的全部机械化。今年,他们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大面积种植了地膜谷子,同时也借助网络视频手段进行销售宣传,希望他们的农产品能走出陕北,走向全国。

治沟造地,发展现代农业,是吸引和留住更多村民返乡发展农业产业关键,是延安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实基础。截至2018年底,延安市治沟完成47.24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1.34万亩,新增耕地9.29万亩,项目区累计增产粮食8.4万吨。

5月7日,陕西省政府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226万老区人民从此告别绝对贫困,走上了奔向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

如今的延安,不断创新土地高效利用模式,加速农业现代化不断向前迈进步伐,积极实现治沟造地与产业配套相结合。在这片充盈着绿色的土地上,充满生机的现代化农业、蓬勃发展的红色生态旅游业以及多元化的养殖业和果蔬业正在共同发展、共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