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陕西地建集团——中国土地工程治污的陕西样本
发布日期:2016-11-24
作者:
来源:
点击量:8017 分享到:
近日,环保部《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要求需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地块责任人应当开展治理与修复。土壤污染治理这个老大难问题再度掀起热潮。11月14日,《中国国土资源报》刊发文章将陕西省国土资源系统通过土地科技创新推动污染土地治理,运用土地工程的核心技术——土体有机重构治理土体污染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作为中国土地工程治污的陕西样本进行了全面介绍。
陕西省潼关金矿区环境恢复治理后
2014年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土地“病”了,建在土地上的城市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但作为“治病”良方的污损土地治理工程技术却仍有缺位。
11月4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举行的联组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回答关于土壤污染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有关询问时表示,国土资源部目前正在紧紧依靠科技创新防治土地污染,按照国土资源系统“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中的“三深一土”发展战略,加强土地学科建设特别是用科技创新推动污染土地治理。
一场运用创新科技给受污染土地“治病疗伤”的攻坚大幕就此拉开。
土地工程推动山水田林湖一体化治理
陕西省富平县石川河综合治理项目是一个城市乐居综合带建设的成功尝试。石川河属渭河支流,曾被誉为“富平人民的母亲河”。近年来,石川河几乎断流,主泄洪沟在汛期将大量的生活污水排入河道,生活垃圾被随意丢弃河道,河流水污染和固体垃圾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自2013年起,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韩霁昌带领的团队依托陕西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开始对石川河城区段进行综合治理,建设内容涵盖河道治理工程、南北两岸市政道路工程、50米绿化带景观广场及滨河景观公园等工程。通过治理,这里形成了“开源—净化—利用—排放—再生”的水资源持续利用新模式,在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的同时,还提升了富平县整体形象和品位。原来住在岸边塬上的居民们迁进了临河而建的阳光住宅小区,一路见证石川河大变样的他们,对治理的成效纷纷竖起大拇指。
在陕西潼关金矿区,这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后期的采矿过程中,将含有汞、铅、镉等有毒重金属的尾矿渣大量倾倒在山坡上,受大风扬尘、降水淋溶等搬运迁移,大面积压占土地、污染农田,导致农田土壤重金属严重超标。
2013年,潼关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拉开序幕,针对矿区重金属污染问题,采取物理、化学、生物及植被修复等多种方法进行土体有机重构,采用了“隔离层+不同压实程度的覆土”的复垦方案,种植菌类、藻类、蕨类生物,吸附重金属,种植景观石榴吸附土壤中的汞,种植阳藿等姜科类植物吸附铅铬,保证矿山公园建设工程中土地及地下水的安全。在此基础上,当地建设了中国西部地区第一个以“岩金金矿”为主题的潼关小秦岭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展现了潼关“黄金、黄河、黄土地”和“古关、古渡、古战场”特有的文化张力,让广大游客可以安全踏足“山河表里潼关路”。
黄河西岸渭南段北起韩城禹门口,流经韩城、合阳、大荔、潼关四个县,黄河冲下龙门之后,由100米左右的峡谷河槽骤然展宽为4公里以上的河滩,形成游荡型河道。黄河的摆荡不但造成了黄河西岸洪涝灾害严重,还使沿黄地带侧蚀严重,岸崩田毁时有发生。由于缺乏综合、系统治理,各类灾害易发多发,沿岸人民群众蜗居在离岸数公里的老崖之上,长期以来,形成“坐拥黄河没水吃”的困窘局面。
2015年4月,运用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对黄河西岸渭南段进行的河滩地综合治理开始动工,这是一个包括河滩地治理、城市公园、特色小镇建设、防汛滞洪工程、水陆交通运输等14个子项目的土地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截至目前,这里不仅收获水稻1.2万亩,生态观光农业、湿地公园建设还招徕多方游客,昔日的不毛之地、流沙荒滩,正在成为生态长廊和丰收沃土。
当前,总投资380亿元、治理面积达100多万亩的黄河西岸渭南段土地生态恢复治理工程正在积极推进,黄河岸边的一幅幅壮美画卷正在地建集团手中徐徐铺开。
2016年9月,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听取关中水系规划建设和黄河西岸土地生态恢复治理工程汇报时强调,要推进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坚持防汛与分流相结合、疏浚与联通相结合、治污与湿地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土地工程技术,加强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核心在于土体有机重构
当前,土壤修复行业从顶层设计到地方推进的政策体系正在加速完善。
今年5月28日,历时3年、易稿50余次,应对环保“三大战役”的最后一部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落地,简称“土十条”。这可以说是土地工程事业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土地成为我国“向污染宣战”的三大主战场之一。
“土十条”特别要求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整合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企业等科研资源,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研究,推进土壤污染诊断、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治理与修复产业发展。
11月8日,环境保护部发布《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要求污染地块责任人应制定风险管控方案,移除或者清理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对需要开发利用的地块应开展治理与修复,防止对地块及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近期,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湖南省、四川省以及湖北省武汉市多个省、市较也密集发布地方性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文件或征求意见稿,以及其他相关配套政策。
而加强土壤修复、解决土壤污染的出路在于科技创新。
9月5日,在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首次提出了“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土地科技创新与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并列作为“十三五”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重点。
姜大明强调,实施土地科技创新战略,要以土地工程技术为重点,着力研发耕地质量提升、退化土地治理、荒废土地利用、土地生态修复等技术,强化土地整治的工程化、生态化技术应用;要加强山水田林湖生命共同体和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基础理论研究,全面发展土地调查评价、建设工程节地、土地立体开发等技术,同时在部土地整治中心基础上组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搭建国家级土地工程技术创新平台,集聚高端科技人才,整合重要创新资源,快速形成科技创新能力,各地也需结合实际,及早谋划和推进土地工程技术创新。
那么什么是土地工程?韩霁昌说,简言之,就是运用工程手段解决土地问题,把未利用土地变为可利用土地或把已利用土地转变为高效利用土地,并在利用中加以保护和提升,甚至“再生土地”,是能动协调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它根据土地的社会属性利用要求去改变土地的自然属性,不仅重视土地剖面层级重构、不同层级颗粒需求研究,而且对人体有益的、对动物有益的或者对植物有益的土体环境都在其研究范围之内。
近年来,韩霁昌带领的科研团队率先提出土体有机重构作为土地工程核心技术的理念,为土地工程学科发展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据了解,土体有机重构作为工程技术手段,服务对象是有机生命体,是通过对一定深度土体进行研究,以置换、复配和重构等技术手段,为承载生命体提供必要的条件,其目标是为作物生长和人类生活提供“健康”的土地,终极目的是追求生态和谐。
说起为何会倡导把土体有机重构作为土地工程的核心技术,韩霁昌说,在今日的城市中,被文学家描述的“泥土的芳香”之所以会消失,根子在于大地的呼吸结构发生了改变,土体中的有机成分被无机成分取代或破坏。
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所著的《沙乡年鉴》一书首次倡导了土地伦理——一种处理人与土地以及人与土地上生长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伦理观。“利奥波德主张的这种‘生态学’的态度,对于今天的城市建设颇有启发。”韩霁昌说道,“土地工程和土体有机重构就是要使人类在‘钢筋水泥’林立的城市重新体验到田野乡村的感觉,使城市的土地重新散发出泥土的芳香,使人类永远安全放心地生活在洁净的土地上”。
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解建仓介绍说,土体有机重构研究范围主要界定于从地表到第一层潜水层以上,纵向跨度从几厘米到数百米。与传统的土体无机重构相比,土体有机重构更加强调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注重对土体养分、植物营养、微生物营养等的管控,建设土地生命系统。土地有机重构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万物生长于大地,人类的生存和建筑物的建设都离不开大地,大地污染了出现问题,培植的红花绿地又怎能保证无毒,必须要有干净的土地来支撑万物的茁壮成长。
韩霁昌说,拥有优良设计的产品才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重构后的土地为“产品”的土地工程,同样需要用优良的设计来完成任务,因此土体有机重构研究内容还包括了美学设计、力学重构、颗粒重构、剖面重构和生化重构等主体工程,也包括水利、道路、林网、配电等配套工程,是其他相关工程的集大成者,更是一门独立、自成体系的技术、工程门类。
“重管理轻工程”亟待改变
我国土地工程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实践,从古时的平治水土发展到今天的土地复垦、土地整理,再到土地综合整治,人们的认识和理解在不断进步。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面对日益高发的土地“疾病”,作为“治病良方”的土地工程研究和技术的发展仍相对滞后。
业内人士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不够深入,造成了对土地工程学科的认识也出现了偏差,使得这门学科体系不够健全,土地工程专门人才严重缺乏,对核心技术、内在规律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更有部分人误将土地工程学科看做简单的集成学科,认为土地学科没什么科技含量,对土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能给予充分认识。
土地整治工作亟须开拓新的领域,上升到新的高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认为,我国早期对土地的研究,多集中于资源调查、类型划分,以及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等方面,当前形势下的土地工程研究应不仅限于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还应更多地将全面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使用价值包括进来。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彦随说:“有人认为哪个工程行业都能干土地工程,比如水利工程、建筑工程、交通道路工程、生态防护工程,其主要原因在于过去还没有找准土地工程的核心技术,没能抓住土地问题的本质要害,我们忽视了核心问题的系统研究和工程实践。”
韩霁昌先后参与承担开展了沙地、重度盐碱地、废弃宅基地、黄土高原沟壑地、污损土地、建设用地整备等多种土地类型的综合整治,解决了一大批重大土地工程技术难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做农村废弃宅基地的整治的时候,韩霁昌就埋下了一个疑问:“难道宅基地整治就是‘拆房’和‘平地’,没啥技术含量?”更让他备受触动的是,有些国土系统干部认为土地整理就是“把地平好就行了”。这令他很担忧:“土地领域长期存在的‘重管理、轻工程、轻技术’必须改变了!”
把目光转向城市,土地工程的发展尤为必要。韩霁昌说:“我们规划了商业用地或居住用地,事实上我们只重视了它的社会属性或者说它的服务功能,但对于它的洁净程度却没有考虑到。”
韩霁昌向记者痛陈土地工程学科建设的必要性:“我要做土地工程设计,本来可以像水利、建设等工程一样,需要一个专业的人才就可以,比如设计堤坝就招水利工程的人才,而我招的人则分散在各个学科,既要招地质的、农业的、水利的,又要招化学的、物理的、规划的……土地工程涉及主要的一级学科专业就有20多种。为什么要这么多?因为我们没有专业的土地工程学科,科研水平太低。”
他也经常和水利、农业、林业、地质等学科横向对比,向人们说明土地工程的特殊性。“农田水利主要研究农田灌排和水资源利用问题,但没人能否认其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否认它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对土地治理业务,理应也有科学性、技术性的认识,从工程技术上应该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具体思路和做法,对工程进行学科规范。”韩霁昌说道。
严峻的形势呼唤专业、全面的整治工作,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治理已势在必行。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指出,当务之急要尽快建立富美国土、法治国土、绿色国土、智慧国土科技支撑体系,有目标地聚焦土地工程科技问题,有重点地设定科技攻关目标,有系统地组织土地工程科技力量,全面布局和推动土地工程科技实践与创新支撑体系建设。
“土地工程学科才刚刚起步,这其中还有很多的应用基础问题需要探究,还有大量的共性技术需要开发,有太多太多的科学问题需要解释。”谈起土地工程学科的未来,韩霁昌说道,“这是一个大工程,需要搞规划、搞地基调查,还需要保护,关键还是在人,所有的改变都在于人的改变,在于我们的意识上要重视起来。”
解建仓向记者解释,由于土地工程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学科,其科技成果的意义在于为农业生产、城市生活提供土地保障,但尚未得到专家的广泛理解,“在成果奖励申报时,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评审小组对土地工程项目进行评审,行业发展速度也就提不起来,这也是制约土地工程学科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下一步,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还要将大数据研究应用到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比如,土体重构怎样配土最理想?建设了农田种什么合适?城市建设用地怎么进行配套规划?哪样最节约?这些都要把气候、环境、工程所有的数据综合之后进行决策,形成最优的决策系统,并以此支撑土地工程越来越科学化。”韩霁昌说道。
(朱春健 李汶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