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媒体聚焦

【人民日报】科技创新再造陕北好江南

发布日期:2015-10-28    作者:    来源:    点击量:7152   分享到:

 

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沟相通,渠相连。这里不是江南,这里是陕西延安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的所在地——南泥湾。

谁能想到,几年之前,这里还是荒芜贫瘠、杂草丛生的“烂泥湾”。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以下简称“陕西地建”)总经理韩霁昌研究员告诉笔者:“现在的南泥湾,由于治沟造地旱地改水田项目的实施,水稻的亩产已经从原来200多公斤增加到400多公斤,并且土地整治与红色文化旅游相融合,再现了‘陕北好江南’的大好风光。”

昔日烂泥湾 今朝换新颜

南泥湾位于陕西省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曾经的南泥湾,人迹稀少,荒凉寂寥。1941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广大官兵用自己的辛苦和汗水铸就了当年的“陕北好江南”,唱遍了大江南北的《南泥湾》歌谣正是描绘这个时期的南泥湾。

可是近十几年,南泥湾“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光景早已不在。由于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粗放,同时缺乏相应的排水系统,导致南泥湾成了“烂泥湾”。这里的芦苇长得比人都高,烂泥就有一米多深,农民因此不敢下田种地,南泥湾的种植面积甚至一度不足50亩。由于水稻无法生长,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为此叫苦不迭。

为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福惠民生,让“烂泥湾”重现当年“陕北好江南”的风貌,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和延安市政府决定,由陕西地建先期投资,对南泥湾土地进行大规模综合整治。

据介绍,项目总建设规模为8800余亩,包括阳湾沟、九龙泉沟两个子项目,以“集中连片、配套齐全、稳产高产、持续高效”为设计理念,在注意生态保护的同时,结合南泥湾红色旅游特色,融入现代元素。通过系统的创新技术和工程措施的应用,将该工程打造成生态民生工程、整治示范工程和治沟造地样板工程,恢复核心区域稻田,打造景观农业。

如此浩大的工程岂是朝夕之间就能完成的?陕西地建一步一个脚印,在南泥湾先后完成了土地平整工程、道路工程、灌溉排水工程以及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现在的南泥湾,土地集中连片、配套齐全、稳产高产、生态高效、适宜观光。水田由原来的30多亩低标准改增为1500亩高标准,其它地类改为高标准水浇地,共恢复弃耕土地超过4000亩。

有了能够耕种的高标准土地,南泥湾地区农民的收入自然提高了,同时为当地实施退耕还林创造了重要的先决条件。陕西地建南泥湾项目部经理陈田庆介绍说,陕西地建并没有承包土地,只是不断跟踪、不断维护,地还是农民的。现在农民自愿把土地租赁给了一家合作社经营,农民同时可以在合作社打工,获得两份收入。同时,红色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人们在稻田间驻足,和大自然近距离接触,重温当年“陕北好江南”的旖旎风光。

按照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陕西省延安市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相关文件的要求,这项工程要以利于增加高标准基准农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为目标。如今这些目标都顺利实现了。8月13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来到南泥湾土地整治工程现场考察,对南泥湾的成功改造给予了高度评价:“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推动土地工程建设,才能有高质量、高标准的农田产出。”

治沟造地 科技创新点亮绿色希望

经过治沟造地工程整治,以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红色资源为依托,现在的南泥湾已真正成为集旅游、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红色休闲小镇,成为一颗熠熠生辉的塞北明珠。

南泥湾之所以能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四新”,即四项创新型的科研改造思路。

一新新在普探技术。南泥湾的土层厚度存在高度差,普探技术使整治工程更加因地制宜。科研人员通过普探技术探测土层的厚度,将土层厚度相近的田块划分到一起,使土地使用更为科学,提升土地的使用率。同时提升田块的平整度,使田块集中连片,从而提升了机械化耕作水平。

二新新在截沟治水。南泥湾治理面临的难点还在于解决“水多”的问题。由于地质条件特殊,地下水位过高,南泥湾存在大量无法耕种的盐碱地和下湿地。

“治理南泥湾的关键是排水的问题,而不是灌的问题。”韩霁昌如是说。科研团队在传统排水的基础上,反复对土壤持水和土壤壤中流进行研究,最终形成了一套截沟治水的方法。在田块落差较大处开挖截水沟,截断上游与山涧来水,同时,控制截水沟水位,调节地下水。做到“旱时蓄,涝时排”,解决了沟道下湿地无法耕种的难题。

三新新在灌排相连。只建截水沟还远远不够。科研人员同时又将截水沟、排洪沟与灌溉系统相连,形成高效灌溉排水系统。“灌排一体化的好处是,旱时将主干渠的水引入截水沟,涝时又能将多余的水通过截水沟引入主干渠抽走。”陕西省土地研究院科研人员王欢元说,“这样将‘拦、蓄、排’三者相结合,科学布设拦水坝、蓄水池、灌排设施,沟渠相连,解决了水源和灌溉排水问题。”

四新新在生态保护。韩霁昌的科研团队为保护南泥湾的生态系统,从细节入手,花足了心思。他们在灌排一体的渠系上建设生态廊道,打通生物通道,建成生命走廊,最大程度上保持田块间的生态平衡,形成多样的景观格局,提升生态旅游品质。

在“四新”的基础上,南泥湾土地整治工程同时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工程,用研究人员的话来说,就是为这片土地提供“终身服务”。陕西地建首先对南泥湾整治好的良田进行一年的试种,在水稻的4至5个关键的生育期内检测土壤成分,使之达到标准之后才交由合作社进行管理。此后的每年,科研人员都要分期检测改造后的土壤成分,土地缺什么,就补什么。这不仅是对土地负责,更是对农民负责,对国家粮食安全负责。

不忘初心 推进土地整治生态化建设

南泥湾治沟造地土地整治工程也是陕西地建推进土地整治生态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土地整治作为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步路途上的工程手段,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必须从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实施,在生态环境容许限度内进行操作。

十多年来,陕西地建以土地整治科研创新为龙头,积极推动基于生态化建设理念的土地整治理论、方法、技术研究,通过在关中和陕北地区实施盐碱地治理、废弃宅基地复垦、河漫滩及荒草地整治以及陕北沙地治理等多个项目,累计整治土地30万亩,有力地保障了城市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陕西地建的这些实践获得了多方肯定,很多专家、院士在考察研究后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国际生态学会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傅伯杰长期跟踪研究土地整治生态化,每年都多次深入陕西地建指导土地整治工作。他说:“陕西地建通过土地工程科研为土地整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毛乌素沙地、黄土丘陵沟壑区、渭北坮塬区根据区域生态环境特征,采用了砒砂岩固沙造田技术等多种不同的土地整治技术模式,构建了合理的景观格局,真正做到了通过土地整治工程把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整合到了一个新水平,达到建设和谐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中国工程院茆智、孙九林等院士在多次莅临陕西地建指导工作后也认为,“这是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土地整治模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陕西省国土系统坚持以科技创新的方式对土地进行生态化整治,多年来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陕西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南泥湾模式,前景可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占用耕地的份额不断加大,推进耕地占补平衡的任务越来越重。一方面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同时要通过土地改造和整治工程创造更多的耕地。在全国,像南泥湾这样需要被改造的土地还有很多,南泥湾项目是个范本,他们依托科技创新整治土地、改善生态环境的做法,值得关注和借鉴。